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25的博文

南楼日记 • 四月

        一模进行时。         说真的,我觉得我可能累了。面对着无穷无尽的题海,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面对着过山车一样的成绩,不知何时能熬出头。         我现在需要的不是休息,也不需要一丝喘息,我只想知道我做的这一切究竟有没有意义,我只想知道当我完成这一切之后我是否还能去追求比这些破题和这些破分更美好的更有价值的东西,以及我是否来得及去追求,以及我是否能释怀的去追求…… 4.9         一模完成时。         不知道已经多久没有再走上玉泉路口的天桥,多久没有再看看玉泉路旁那几棵被灯光照亮的白杨树。玉泉路的天桥我初中走了无数次,我初三第一次全班第一的成绩是在注视完那几棵白杨树后拿到的。         等到上高中之后每次路过这里都会想到过去的时光,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但这次,我终于感觉到我不再是一无所有,我不在乎这次一模成绩的好与坏,我有着我自己的目标,无论我现在离这个目标有多远,我都有信心付出我的一切去为了我的理想而战,我也一定会为其死磕到底。         而且我坚信,我不再会孤身一人的面对这一切。 4.10         我曾见过长夜中没有星光的夜空,也见过黎明时发出红热的朝阳,也正因此,即使是太阳熄灭,我也再也不会畏惧黑暗。         过程与结果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过程的反应和对结果的反思,无论一模最终结果如何,我都会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重整旗鼓继续前进。有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始终存在于幻想之中,而我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的让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实现,再也不沉浸于幻想之中。 4.12         三休即将过去,这可能是我这段时间最长的假期,却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         接下来的任务很明晰:不能让一模成为被敲响的丧钟。最近埋头于阅读语雀上学长学姐写的对于如何看待一模和一模...

写在17岁的最后一天

图片
        一模之后愈发忙碌,不再有什么时间写日记。而且最近察觉到写日记的过程其实不断的加重了自我内耗,遂无事不属文。但站在这样的一个人生路口,不写点什么,似乎又不太合适。         似乎这是近4年以来第一个没有期中考试的生日,也正因此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好好的庆生过,似乎生日已经简化成了该在pyq里分享一首“生日歌”的时间标志。大概半年前,我就已经想好要把Avicii的《The Days》作为今年的生日歌。一是因为打算继续沿用《Stories》专辑里的歌庆生,二是这首歌是最应景的,成年日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时光。         我一直等待这一天,无论是三年前每周末守着晚上八点在网易版我的世界里造地铁的时候,还是一年前疯狂沉迷于第五人格的时候。从明天开始,一切防沉迷系统都将与我无关,可以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是成年对于我最直观的感受。我从未思考过成年意味着什么,也从想过我的生活会因此发生什么更大的不同,探讨这些是无意义的,因为该来的总会来的,到时候再吐槽也没事。         但我确实在等待长大的过程中感受到逝者如斯夫,眼看着离这个日期的距离从三年变成一年,再变成四个月,再变成一天。         高三亦如此,南楼大厅的门口到食堂地下一层后门这短短一百多米的路,我已经不知不觉走了快一年。食堂后门门口有棵玉兰树,在长满绿叶的夏天,我满怀着激情从那里经过准备去食堂与老朋友们分享高三新生活的新鲜事;在树叶金黄的秋天,我跑过那里因为数学持续低迷而急着吃完饭再多做道题;望着冬天的枯枝朽木,我陷入了我人生的至暗时刻,不知未来迈向何方,认为自己就如同眼前的枯木一样;春天到了,玉兰树长出新芽,玉兰花的绽放甚至挡住了进出食堂的人,我也终于走出了至暗时刻,明白前路即使不知去往何方,也值得走下去。         可每次偶遇完来校参观的小学生、初中生乃至大学生之后,再望着南楼,路过雨果园的时候,才是最能感受到时间流逝的,确切的说,是能感受到自己以在校生的身份在这条路上走着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就要滚蛋了,然后又因为知道自己无论...